[砾石探险] 传奇玛河之路 (二)

作者:小波(砾石探险领队)

 

[砾石探险] <wbr>传奇玛河之路 <wbr>(上)

   6月22日 周一,徒步第二天,天气晴好。从地图上看,这天路线简单基本没有什么起伏,所以要多多赶路,争取走30公里以上。

   现在还清楚的记得,这天赶路记忆犹新的是两个词:燥热、干渴。早上出发两小时内连续过了五条支流,都没换鞋就跳过来了,是个好兆头。如果照此现象分析,下游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关键过河点水量可能比事先预计的要小,那么所有的担心就是虚惊一场了。

   这次的队伍连我在内共12人,都是久经折磨的老游击队员,也都明白今天多走,接下来的行程就会从容些,所以大家都在狂奔。往往是我停下点支烟的功夫,所有的人就会落下我绝尘而去。

   这天的过程没有什么好描述的,就是不停地快走。后来根据路程时间计算,这天最快的时候曾经达到过每小时7公里的时速。当晚在营地,几乎每个人都在挑脚上的水泡。

   下午六点到达营地。

   下图有两张图是在莫尔萨拉沟与呼斯台沟交汇处拍摄的敖包。据后来听当地的蒙古族人说,这里是他们的一个圣地,每年当地的蒙古人都要在特定的日期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举行聚会,祈祷来年的平安与丰收。这个敖包所在地是一片方圆数公里的台地,地势平坦,水草丰貌。可以想象,每年这里那达慕的盛况。

6月23日 周二 天气是晴转小雨

   昨晚到营地后,特意观察了呼斯台河水水量的变化。因为我们明天要有本次穿越最具挑战性的动作,也是最危险的,就是要横渡这条呼斯台主河道。

   到营地时河水还是清澈的,从19点水位开始上涨,河水变得浑浊。在夏季,河水傍晚有个上涨的过程是正常的,水位的快速上涨也必然的会引发水质混浊。这种水势的变化通常应该是在临晨左右结束恢复正常,水质会重新变得清澈。

   这个道理很简单,白天天气晴朗,在阳光的照射下气温会升高,引起水系源头冰川及众多支流源头冰川的融化,快速的融水会夹杂着大量的泥沙进入主河道,通常会在下午18点左右带来下游水位的急剧变化。同样的道理,往往是下午16点过后,阳光斜射气温开始下降,冰川融化速度开始减慢甚至停止,这个过程在凌晨时也会在下游反应出来。如果水位一直不降,就是有别的因素在干扰这种正常的循环过程,就是说源头处有降雨现象出现。事实上,在我们后来原路出山后,得知确实从这晚开始,在我们的南面有强降水,而且这股降水一直在缓慢的自南向北朝我们移动过来,给我们后面的原路返回造成了不小的麻烦。当然这是后话了,后面在叙述。

   早上还是我第一个出帐篷,先到河边看水位变化。是最坏的结果,水位比我昨晚睡前看的最后一眼还要高,水质更浑浊。昨晚在帐篷里我再次仔细的研究了地图。地图上标示出的过河点在我们下游8公里处,但这处过河点在一处非常狭窄的河道处。考虑到呼斯台沟是冬牧场,每年的12~1月是牧民的放牧期,在这样一个枯水期选择这样的地点过河自有道理。但现在是丰水期,有经验的都知道,河道的宽窄是和水势的汹涌程度是成反比的,也就是说这处过河点根据今天的河水水位情况来看,人是没有办法通过的,只有另选一处相对的安全过河点。从图上往回看,据我们现在位置5公里处河道最宽,过河会较有把握。但在地图上清楚的显示,在此点过河后,会有一座峭壁挡住我们的去路。

   躺在睡袋里点支烟在黑夜中开始冷静的权衡。明早如果水位不降下来,就有两个选择。第一就是地图上标示的地点。这个地点现在涉水是肯定通不过的。但有可能会有地图上没有标示的桥梁。我们的地图都是6、70年代测绘的,现在有些当地政府为了保障牧业的安全,会在一些关键河道上修筑桥梁,这种情况我们以前遇见过,但不具有普遍性。第二个,就是我自己在图上标示的过河点。此点有利在河道宽,会比较安全的涉水通过,不利的是过河后会有座峭壁挡住我们的去路,而且地图上没有标示有能在峭壁上通行的马道。但这里有大量的牧民点,证明牧民在这里活动较为频繁,这座峭壁上应该有他们踩出的在地图上没有的小路。这种情况同样我们以前也遇见过,对这个我把握较大。但就怕这个小道会危险异常。最后拿定主意,明天水还是大,就按我自己的过河点过河,因为一旦失败,原路返回会比图上的地点一来一回少走近8公里。赌了,就是它了。对我这个从不好赌的人来说,真是人生何处不是赌。

   这次的领队是我、孤独、道黑。我们之间有个默契,只要有我在,队伍的向导、研究地图,提前预判并解决问题都是我的事情。其余的是孤独的事情。道黑最后往往会沦落为一个工具,一个供大家解闷的道具,当然这个道具的使用也是孤独的事情。

你可能也喜欢...

发表评论